給予者、索取者及互利者,這三者之間沒有明確分野,你可能會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不同的相處模式,例如談薪水時可能是索取者模式、指導後輩時可能又會變成給予者。
而常常給予者在扶別人一把的過程中犧牲了自己成功的機會,也因為各行各業的給予者總是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來幫助別人,導致生產效率低、浪費的時間及金錢最多,因此,社會金字塔底層的人,往往都是給予者。
那麼,你知道嗎,儘管金字塔底層的人大部分都是給予者,其實金字塔頂端也多數都是給予者哦!!
為什麼金字塔頂端及底端的都是給予者呢?那麼我又要如何避免自己變成金字塔底部的給予者?
給予者又分為無私奉獻型及利人利己型
無私奉獻型給予者
這種人重視他人利益,極不重視自身利益,他們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不顧自己的需求,因此付出代價,書中指出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貢獻態度,因過於專注在他人身上,而損害了自己的需求,導致在努力幫忙他人的過程對自己造成了傷害。
另外,據研究指出,工作時總是無私奉獻的人最後會感到負荷過重、壓力過大,也會導致工作及家庭生活失衡。此外婚姻亦是如此-有份研究針對已婚夫妻作調查,並在六個月後追蹤,結果發現無法平衡兼顧自己與伴侶需求的人在六個月後亦較為憂鬱。無私奉獻者關注他人利益、罔顧自己的結果就是使自己筋疲力竭。
利人利己型給予者
跟同儕相比,成功地給予者不僅利他動機較強,利己動機也比較強,其實優秀的給予者竟跟索取者及互利者同樣野心勃勃。
應該這麼說,索取者的利己指數高、利他指數低,他們幾乎不太考量別人;而給予者的利他指數總是很高,但利己指數可不一定。缺乏自保本能的無私奉獻容易把人壓垮,但關心別人之餘不忘關心自己的給予者比較不會過勞或是受到傷害,而且也比較容易有所作為。
多數人認為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是光譜上相對的兩極,然而作者做過不少職場人士的動機研究,總是發現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其實是各自獨立的動機-我們絕對可以兩者兼得。
給予者產生的倦怠是不是因為貢獻太多?
書中指出,從事教職是最容易產生倦怠現象的職業,這是因為教育的時間經驗不同於其他工作;雖然老師日復一日地與學生互動,但他們所發揮的影響力往往在多年後才顯露出來,而到那時學生早已邁向新的階段,當老師的只能待在原地想:我做的事真的重要嗎?老師的貢獻缺乏明確肯定,因此他們想努力就更累人、更難持續。
給予者倦怠與貢獻多寡無關,而關乎貢獻的回饋量級帶來的影響力。給予者倦怠的原因並不是付出過多時間精力,而是協助有需要的人,卻發現自己無法幫上忙。
利人利己的選擇
給予行為又可以分為塊狀給予(例如把五件事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及點狀給予(把五件事平均分散在五天完成)。而塊狀給予會比點狀給予快樂的多,研究人員推論,好事分散在一周中慢慢完成或許顯得不鮮明、力道不強,與受試者的日常善舉沒什麼差異。
而給予行為不一定能立刻提振人的情緒。作者曾對歐洲消防員及救難隊員進行調查,發現他們在發揮很大影響力的日子裡,往往下了班回到家後才感覺受到鼓舞,而不是在工作的當下就情緒高漲。這些救人英雄看到自己能幫助人時會感受到更大的意義與力量,然而他們必須等到有機會回顧自己做的好事時,情緒才會真正被給予行為提振起來。
後記
大學時參加了國際志工以及國內的服務性社團,常常會去偏鄉國小帶營隊、或是去安生之家陪伴長者。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名義上我們是去做服務的人,但實際上得到的卻比付出的還多很多,不管是心靈上的充實、看到被服務者得到了確切的幫助,又或是在這些過程裡自己得到的換位思考技能以及更深層的與自己對話的想法。在這些為他人著想並付出的日子裡,真的讓我感受到真切的快樂,並更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得到的回饋真的好難用言語來形容)
很喜歡這本書,在書中感受到許多共鳴點以及新的想法,書中舉了大量的例子及故事來闡述觀點,但看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連註解都覺得好喜歡,不愧是各種暢銷書籍中都常常提到的著作,看完這本書真的覺得好滿足呀~
Good post. I learn something totally new and challenging on blogs I stumbleupon everyday. Its always useful to read through content from other authors and practice something from other s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