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我們達不到目標的原因,不是受限於我們的能力,而是受限於我們的慣性。
然而慣性是透過許多過去的經驗而養成的,如果別人的建議跟我們深信的價值觀有所牴觸,我們可能會很難接受別人的想法,這也是我們的慣性所導致的;而要促成我們改變的,則需要透過自我覺察,例如重新認識自己(而不是你已經設定好一個框架,就認為自己一定是在那個框架裡面)、了解自己的慣性,並覺察這些慣性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而根據薩提爾的剖析,人生就如一個舞台,這個舞台是由【自己、他人、情境】三個主要架構組合起來,一個人如果在這個三角關係中失衡了,例如,過度注重他人及事情,而委屈了自己;或是只顧自己,不管他人及事情,不論哪種失衡,終究不圓滿。而這三角關係的平衡,薩提爾稱之為”一致性”,反之,若自己、他人、情境三角關係若不平衡,則稱之為”不一致”。
本書介紹了四種不一致性的行為模式,分別為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以及打岔型,並深入探討各種行為模式下的情緒、觀點、渴望以及期待轉化。
而這裡想簡單介紹看完有感的兩個心得
關於覺察、分析及化解情緒
覺察自己的觀點,可以套用以下公式: 了解【情緒】-提出自己的【觀點】-釐清自己的【期待】-述說自己的【渴望】
很喜歡書中舉的例子:宜君跟父母及哥哥住在一起,哥哥做事及說話總是比較武斷,會斥責父母的信仰(不尊重父母),然而與哥哥吵架過後也無濟於事,只能事後生悶氣,讓她很不舒服,不知該如何排解。
- 套用公式則可以知道,宜君很【生氣(情緒)】,因為【哥哥不尊重他人(觀點)】,她的期待是【想被尊重就要改變哥哥(期待)】,並且渴望【被尊重(渴望)】。
- 然而,如果要改變哥哥的話,宜君依據過去的經驗了解哥哥不容易被改變,還會搞得家裡氣氛不開心,有了這個認知以後,宜君認為不想再重複這樣的衝突,因為全家人開心更重要。
- 宜君【擔心(情緒)】她【辯不過哥哥而且讓全家不開心(觀點)】,而【既然不能改變哥哥就選擇讓大家開心(期待)】,宜君的渴望則為【愛家人】
- 那麼,既然【確信且篤定(情緒)】【改變不了哥哥也不代表我放棄了尊重他人的信念(觀點)】,因此【讓家人開心同時還是要要求自己尊重他人(期待)】,渴望則為【被尊重及愛家人】。
雖然這一連串的自我覺察,對於宜君目前的現況來說並沒有改變,但是,這樣一輪下來,你會發現這是你經過思考並貫徹的行為,並不是因為吵架吵不贏,最後妥協-就像是本書裡所說的,這不是根據局限性的資訊所做出的選擇,更不是沒有經過選擇的反射式反應。因此更能夠”歡喜做,甘願受“-既然這是我的選擇,所以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承擔起責任。
不一致行為模式,就要完全否定嗎?
針對討好型、指責型、理智型及打岔型這些不一致的行為模式,我們都應理解它扮演了特定的功能,有其需要及成效,無須完全否定及消滅它,我們可以肯定他的貢獻,然後藉由提升覺察能力,包含接納所有的情緒,體認轉化的觀點對我們所產生的限制,覺察與生俱來的渴望,放下一切不切實際的期待等方式,而走向一致性。 舉例來說,慣用討好模式的人,可以透過覺察,先看到自己關懷別人的特性、肯定自己的付出,然後再擴增到對自己的關懷,了解需善待自己,才有能力做持久及理性的付出,於是”轉化”了舊模式,形成一個更平衡、健康及更有自我價值觀的新模式。
我覺得這段我還蠻有感的,我過去是比較屬於討好型的行為模式,遇到壓力時容易捨棄自己的權益或是心靈,轉而滿足事情以及他人;然而也因為我較細心,能夠看到別人的需求,只是轉而提醒要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需求上,這樣的轉變並不會讓我覺得不安或是完全否定自己舒適的處事型態,也更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轉而兼顧三個面向,並且讓自己過得更舒適(更有尊嚴或不會被貼上爛好人標籤xd)。
後記
在看這本書時,不斷想到賴佩霞著有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該本書也指出需透過感受、描述需要、提出請求等的非暴力溝通方式,與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薩提爾中更明確指出並且補足了<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中的不足之處!例如跟伴侶說你今天特別漂亮(睜眼說瞎話)這件事是否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是這麼做就是不一致性的行為呢?薩提爾這本書中也更補足了該段的情境說明。
我覺得這本書不限於受困於情緒困擾的人閱讀,畢竟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而情緒只能疏導,不能壓抑。這本書中我也很喜歡關於”歡喜受,甘願做”的情境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身不由己的事情,然而經過一層一層的梳理,反而更能夠體會到你做的決定也許正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更能夠開心地接納每一件迎面而來的挑戰了!)